发布时间:2025-03-10 17:34:41    次浏览
继埃及卢克索神庙上的“到此一游”刻字和国际航班上向空姐泼泡面的“空闹”之后,近日,中国游客又在泰国惹下麻烦,3月12日,泰国经理报发表一篇“又来了!无素质的中国游客在皮皮岛卫生间洗手台洗脚”的文章,文章一经转载,迅速成了网络热门头条,而这让我们在对个别同胞的不当行为进行批判时,不禁反思,国人素质为何如此之差?文明出行到底有多难?据一个网站调查,国人出游有四种乱象:喧哗吵闹、不守规矩、非法拍摄、入乡不随俗,笔者认为,这四种乱象虽是个别现象被肆意渲染后无限放大的结果,但也绝非捕风捉影和无中生有。究其原因,是人的私心作祟。自私之心人皆有之,不同的是,有些人能克服这种心理,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而另外一些人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共的利益之上,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不惜损害公共甚至国家的利益。特别是在以“花钱享受”为前提的旅游出行中,自私狭隘心理愈加膨胀,进而导致各种不文明现象大行其道。笔者也曾多次出境旅游,旅途中也发现一些国家的不少旅游景点竖立着“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请排队”的中文警示牌,每每看到这样的警示牌,心中都是五味杂成,作为一名中国人也深感汗颜耳热,无地自容。的确,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大大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人的生活水平,走出国门的同胞也越来越多。应该说,世界各国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文明陋习,即使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也不例外,美国就曾在前几年就出台过一份“公民行为准则”,其中对部分“丑陋的美国人”的不文明行为提出了言谈举止应谦虚谨慎、放慢速度、说话声音要低等16条忠告。这说明,在关乎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的“礼仪问题”上世界各国都是十分重视的。因此,我国作为全球出境游人数最多的国家,不应将文明旅游作为一个简单的行为,或是一场不痛不痒的运动。在加强宣传教育、制定相关规范基础上,作为基层的社区组织、中小学更应大力开展以推广文明礼仪知识为载体的活动进行引导教育。总而言之,唯有多方配合,共同努力,大力倡导文明旅游的社会氛围,助力游客养成良好旅游习惯才是长久之计。从马尔代夫的沙滩到阿尔卑斯的雪顶,从耶路撒冷的哭墙,到玛雅文明的圣坛,中国游客的足迹踏遍七大洲,中国人走出国门,在旅途中欣赏着世界的精彩。因此,在春季旅游热即将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泰国媒体的爆料作为一种“特别提醒”,让我们在打点行囊出发前提醒自己:文明出游,为祖国代言。